首先,“实际产出高于潜在GDP”是新凯恩斯模型中常见的表述,因此本答案默认题主问的是新凯恩斯模型的相关内容。
简单地讲,就是New Keynesian Philips curve(NKPC): ,其中最后一项是ln(实际产出)-ln(潜在GDP),即output gap,且系数是正的。因此通过NKPC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当然题主应该想问的是这个公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所以下面来详细解答一下。
通货膨胀的来源是什么?根据NKPC,通货膨胀有两个来源:预期通胀和output gap。前者指的是:当生产者预期将来价格会升高时,会提高目前的价格。后者指的是:当output gap大于0时,价格会升高。题主问的是后者。 NKPC等价于 其中 是实际平均markup减去潜在markup, 。 和 之间有一对一的负相关关系(参见Gali(2015)第三章)。output gap大于0等价于 。markup可以理解为生产者给商品的定价,markup越高则订价越高。 潜在GDP指的是其他条件不变,不存在价格粘性的时候的产出。潜在markup指的是其他条件相同,不存在价格粘性时生产者所选择的最优markup。潜在GDP对应潜在markup。潜在markup是让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当实际markup小于潜在markup时,实际的定价小于使利润最大化的定价,所以生产者有提高价格的动机。因此,实际GDP大于潜在GDP时,通货膨胀率大于0。 为什么实际产出等于潜在GDP时不会有通货膨胀?因为此时的定价使得当期利润最大化了,所以output gap本身不会带来改变价格的动力。此时如果有生产者想要改变价格,完全是因为考虑到将来的利润。这个动机反映在预期通胀之中。
潜在GDP是资源在充分利用状况下的产出,实际GDP是当前实际产出,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说明在当期出现了“不劳而获”的现象,或者说借债消费和投资的情况,当把把未来的资金及其他高效率生产者的资金借到当前低效率生产者手里时,就造成了货币增速高于实物生产增速的情况,货币多于实物产生,就形成了通胀。
支出法考虑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和转移支付已经纳入了消费(C)的计算中。所以,在支出法的核算中不再需要额外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避免重复计算。
收入法考虑 企业转移支付 企业转移支付只是企业左手换右手的把戏而已,它是企业收入的构成部分,是会计入GDP的。